企業文化如何定義,為期三天的企業管理培訓課程中,姜桐老師給出了清晰的答案:從企業戰略出發,回歸戰略的原點。企業是盈利組織,故企業要對外以客戶為中心,對內賦能員工成長。再由此引申,一切與商業原則無關的文化、一切無關客戶價值和賦能員工成長的文化、一切違背團隊精神的文化、一切違背市場規律的文化、一切違背社會責任的文化都應該摒棄。“制度根植于文化”,企業文化的核心是企業的核心價值觀,企業文化的構建過程貫穿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。
一、萬眾一心,拓展認知邊界
“聽君一席話,勝讀十年書”,結合實際工作,自己在帶領團隊開疆拓土的過程中,遇到很多問題,比如有的員工要么不開單,死氣沉沉;要么開了單,盛氣凌人、驕傲浮躁,這些問題都不是規章制度所能約束的,需要好的企業文化熏染。“領導者的認知邊界就是企業的邊界”,改變對于企業文化的認知,重視信仰的力量和文化的作用,將文化與制度結合是實現基業長青的基礎。
企業文化是在社會歷史條件下,企業在物質生產過程中形成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文化觀念、文化形式、行為模式以及與之相應的制度和組織結構,體現了企業及成員的價值準則、經營哲學、行為規范、共同信念和凝聚力。因此,一個企業只要存在一天,企業文化就同時存在。它起到鼓舞士氣、陶冶情操、塑造知識型員工、培育奉獻精神的作用,為提高基層的凝聚力、戰斗力所提供的精神動力和支持。要實現這一功能,需不斷提高企業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。企業文化作用的程度取決于文化是否能夠吸引人和感召人,是否為廣大員工所理解并轉化為強大的精神動力。
二、良好的企業文化,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
打造優秀和諧的企業文化,需要大家齊心協力地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壯大自我,真正體現創業熱情與創新精神,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,促進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。文化,是企業的靈魂,是一個企業能夠傲立商海的根本所在。離開了文化的澆灌,企業便像無源之水,無法長久。企業文化發展至今天,大家已普遍認識到,它的實質就是企業成員共有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。企業文化建設的真正功效在于以優秀的文化教化人、轉化習慣。
中國海爾、美國微軟、日本松下等等,他們創造出的奇跡和成功的經驗無不告訴后人: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的不朽之柱,文化建設有著潛在的凝聚力量,不僅能給企業帶來一種精神,而且能激發員工的自豪感和責任感,培養團隊精神,為員工作導向,從而提高企業的整體效益。
企業就像人一樣,有軀干和靈魂,沒有靈魂的軀干就是行尸走獸。同樣,企業沒有靈魂也只是機器的堆壘,制造物品的工具。而企業的靈魂就是企業文化,它看不見摸不到,卻實實在在的存在于企業中,是企業行為規范的準則,是企業和諧發展的力量。
一個企業想有凝聚力,就必須要有自己的能落地的企業文化系統:包括精神文化—內化于心、行為文化—外化于形、制度文化—固化于字、物質文化—顯化于物,企業員工眾志成城,企業方能有望基業長青!
|
|